网站支持IPv6     今天是:
当前位置:首页-资讯-高新视频
[天津新闻]中电云脑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 让脑语者遇见未来
发布日期: 2025-06-16 10:18      来源: 天津广播电视台     
字号:
  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看中滨海高新区华苑片区信创产业聚集,央企中国电子在这里投资建设中电云脑,与天津大学合作,重点攻关脑机接口技术。几年来,吸引一批批年轻学子加入,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团队,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,让脑语者,遇见未来。

    中电数据,总部位于北京,每周,程龙龙都会来这里,汇报项目的进展。2014年,随着国内数据产业开始起步,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,信创领域的国家队中国电子,进军医疗大数据领域,成立中电数据。天大博士毕业的程龙龙,加入其中。2018年,中电数据开始超前布局脑电信号技术,与天津大学合作,依托天大在脑机接口方面的基础,在天津,成立了三级公司中电云脑。程龙龙在博士期间,学的就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脑机接口方向,既懂医科、又了解计算机,他也成为了中电云脑的负责人。

    看中滨海高新区华苑片区,周边聚集了不少上下游的企业,于是,从天津南站出来,15分钟的车程,位于华苑片区的海泰大厦,就是他们的办公场所。和程龙龙一起来天津的,一共有三个小伙伴。白手起家,最缺的就是专业人才。于是,他们瞄准了师弟师妹。

    为什么比前一份工作薪资低,也愿意加入,005号员工袁丁,解答了我们的疑问。她是程龙龙的师妹,当时已经在一家医疗器械企业,工作了6年,师兄的一通电话,就让她下决心跳槽了。

    和袁丁一样,陆续有十几个天大的小伙伴,加入了公司,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队伍,却研发出了脑机应用领域,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一环:“脑语者”芯片,脑电信号,就是通过它来传输采集的,国外产品限制出口,中电云脑受命研发国产替代产品。技术上遇到了问题,师兄妹们会一起回学校,请导师们给出主意。3年里不断调试,2022年,初代脑电采集芯片问世。有了底层技术的支持,脑机接口也在临床领域,有了突破。眼前这个系统,可以通过分析脑电信号的变化,快速准确诊断出三岁以下的孩子,是否患有听力障碍。这两天,已经在北京、天津的儿童医院完成了测试。

    眼下,团队有近10款正在研发的新品,又吸引了几十名师弟师妹加入。这面照片墙上,记录着这些90后、00后们,回学校举办运动会的场景。每天下午,大伙还会定时练八段锦,相互督促减肥,他们告诉记者,这是新一代码农们,喜欢的解压方式。最让大伙期待的是,马上,他们也要搬新家了。相隔一公里,是正在装修的脑机与人机交互海河实验室,未来,中电云脑也会搬到这里。服务脑机接口产业快速发展,滨海高新区,还专门成立了一支产业基金,吸引了十多家上下游的项目一起加入。